4月13日下午,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刘瑞明书记一行在华中农业大学教育培训学院院长郑杰等领导的陪同下,调研了武汉亚非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非种业”)的亚非农业科技园,并与参加华中农业大学“头雁”培训班的同学代表贺亚菲、黄利军、郑伟等举行了关于“推进人才下乡举措”的座谈。
刚踏入亚非科技园,刘书记就感叹:亚非农业科技园建得像花园、果园、菜园一样啊!贺亚菲先生热情地接待了刘书记,并陪同其参观了亚非农业科技园的全景布局,观摩了亚非种业“专精特新”系列产品田间生长情况,及农场工人田间操作实景。
当刘书记看到许多学生样面孔的员工在棚内认真地授粉时,便好奇地向贺亚菲先生问道:“他们应该还都在读书吧?!这些学生都是来亚非实习的吗?”“是的,他们是来自华中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的实习生,我们公司与这些学校建立了广泛的科研合作与交流。引导学生学农、知农、爱农,为农。响应习主席号召,让学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刘书记对亚非种业校企合作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慰问了在场的大学生,同时对学生实习实训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接着来到会议室后,刘书记就推进人才下乡政策举措工作与大家展开广泛交流与探讨。贺亚菲先生作为“头雁”培训班班长,首先对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刘瑞明书记一行莅临亚非农业科技园参观、指导表示欢迎,并就推进人才下乡政策举措措施表示感谢!
会谈中,第一,关于个人回乡发展历程及创业初期遇到的问题,贺亚菲先生建议政府应从健全用地政策、融资服务、人才引进、服务等方面给予企业以支持和帮助。
第二,关于本地政府为引导各类能人回乡的支持措施和优惠政策,贺亚菲先生在报告中指出,如启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人才支撑计划,推出“湖北省农业产业领军人才培育工程”,举办湖北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创新项目大赛,组织湖北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培训班等,这些措施都呈现出了良好的效果。对此,亚非种业一直积极参与,并带头组织同行标杆企业参观交流等活动,力求为促进产业融合、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另外,关于创业政策、社会保障、人文环境以及新型“告老还乡”、“新村民”融入制度创设等方面,贺亚菲先生也提出了务实的建议:对引导能人回乡,当地政府应做好桥梁纽带和服务工作,给创业者提供更多的人员、财力、政策的扶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引导创业者更好的融入,提升创业者投身农业工作的积极性;对创业者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特殊攻关难题要给予充分政策支持;对于人才引进要有直通车和补贴;对于企业的品牌建设、宣传等要给与一定的项目支持。关于人才培养方面,贺亚菲先生建议,大学生要入学有编、毕业有岗,支持农林专业和农林院校联合发展,推进农林类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引导学生学农、知农、爱农、为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最后,关于吸引返乡创业者最有效的政策,贺亚菲先生建议政府应该搭好平台、造好环境、强化保障、给予补贴,将返乡创业企业列为项目优先申报对象,对发展前景好、信用度较好的返乡创业者和企业,优先推荐评选市级、省级、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等。
听完贺亚菲先生的汇报,刘书记首先对亚非种业能够把西兰花、西兰苔、皱叶菜做到专一、唯一、第一给予了高度赞赏,同时充分肯定了亚非种业在推动人才下乡、解决大学生就业、带动当地居民就业、老百姓致富等方面所做的努力。
调研最后,刘书记进一步指出,首先他在亚非种业身上看到了高尚的精神与气节以及对三农的情怀。农业大有可为,大有希望,令人振奋!第二,高校的基础研究侧重于理论,而企业的基础研究侧重于应用,高校要与企业有机结合,做到应用研究成果转化,进而投放市场;第三,种业企业要具有强烈的社会担当。华为能一举成为民族企业的脊梁,种业企业也要与国外种子企业抗衡。国家要强,那么农业要强,农业要强,那么种业振兴就要强!第四,刘书记告诉在座同学们,农业不再低端,农业的企业管理、经济效益要向工业看齐,要向高端迈进,要与国际种业竞争!
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人才评价处处长周雪松、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人事处主任科员马晶、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教育培训处主任科员李岩出席调研和座谈,兰之祥老师、王景伟老师、亚非农业科技园场长廖建桥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