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蓝薹常见虫害
▼
学名:小菜蛾
简介:鳞翅目菜蛾科,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别名:小青虫、两头尖、吊丝虫。世界性迁飞害虫,主要危害甘蓝、紫甘蓝、青花菜、薹菜、芥菜、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
危害特点:初龄幼虫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在苗期常集中心叶危害,影响包心。在留种株上,危害嫩茎、幼荚和籽粒。
生育适温:20~30℃
爆发期:南方以3~6月和8~11月是发生盛期,而且秋季重于春季。
生长习性:虫喜干旱条件,潮湿多雨对其发育不利,怕强光,昼伏夜出。
趋性:趋光性、假死性。
学名:甜菜夜蛾
简介:鳞翅目夜蛾科,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 1808)又名玉米夜蛾、玉米小夜蛾、玉米青虫。为杂食性害虫,危害玉米、棉花、甜菜、芝麻、花生、烟草、大豆、白菜、大白菜、番茄、豇豆、葱等170多种植物。
危害特点:低龄幼虫聚集取食叶肉,形成膜状叶,3龄后,食性大,分散取食叶片,造成缺刻孔洞,甚至吃光叶片。
生育适温:20~35℃
爆发期:一般7―9月是危害盛期,7―8月,降水量少,湿度小,有利其大发生。
生长习性:虫喜干旱条件,潮湿多雨对其发育不利。
趋性:趋光性、假死性。
学名:斜纹夜蛾
简介:鳞翅目夜蛾科,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是一种农作物害虫,褐色,前翅具许多斑纹,中有一条灰白色宽阔的斜纹,故名。寄主植物广泛,可危害各种农作物及观赏花木。
危害特点:主要以幼虫危害,幼虫食性杂,且食量大,初孵幼虫在叶背为害,取食叶肉,仅留下表皮;3龄幼虫后造成叶片缺刻、残缺不堪甚至全部吃光,蚕食花蕾造成缺损,容易暴发成灾。
生育适温:28~30℃
爆发期:长江流域7-9月。
生长习性:虫喜干旱条件,不耐低温。
趋性:趋光性、假死性。
学名:菜蝽
简介:菜蝽Eurydema dominulus (Scopoli)属半翅目,蝽科,又称河北菜蝽。国内除少数省份和新疆自治区外,均有分布。危害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油菜、芥菜等十字花科蔬菜。
危害特点:以成虫、若虫刺吸植物汁液,尤喜刺吸嫩芽、嫩茎、嫩叶、花蕾和幼荚。其唾液对植物组织有破坏作用,影响生长,被刺处留下黄白色至微黑色斑点。幼苗子叶期受害萎蔫枯死;花期受害则不能结荚或耔粒不饱满。此外,还可传播软腐病。
生育适温:20~35℃
爆发期:一般5-9月是危害盛期。
生长习性:成虫喜光,趋嫩,多栖息在植株顶端嫩叶或顶尖上,成虫中午活跃,善飞,早晚不太活动,一般早晨露水未干时,多集中在植株上部交配。
趋性:趋光性、假死性。
学名:黄曲条跳甲
简介:鞘翅目(Coleoptera)叶甲科(Chrysomelidae)跳甲亚科。跳甲俗称“土崩子”“土跳搔”。以危害十字花科蔬菜为主,亦危害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春秋两季发生严重。
危害特点:成虫吃叶,幼虫吃根,成虫喜欢取食白菜苗期幼嫩叶片,造成穿孔。还可传播多种植物病害。
生育适温:21~30℃
爆发期:春季危害高于秋季,4月上旬至9月上旬。
生长习性:虫喜湿润,春秋季雨水偏多,有利于发生。
学名:烟粉虱
简介:同翅目粉虱科,(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一种农作物害虫,褐色,前翅具许多斑纹,中有一条灰白色宽阔的斜纹,故名。寄主植物广泛,可危害各种农作物及观赏花木。
危害特点:主要以幼虫危害,幼虫食性杂,且食量大,初孵幼虫在叶背为害,取食叶肉,仅留下表皮;3龄幼虫后造成叶片缺刻、残缺不堪甚至全部吃光,蚕食花蕾造成缺损,容易暴发成灾。
生育适温:28~30℃
爆发期:长江流域7-9月。
生长习性:虫喜干旱条件,不耐低温。
趋性:趋光性、假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