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农业人,为何有人欢喜,有人愁?
——农业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导读:据“搜狐财经”(2015年2月26日)报道,世界知名外企已开始加速撤离中国,微软将在今年一季度关闭北京以及东莞的手机工厂,预计将裁员9000人!国内制造业以及传统工业开始逐渐走低的今天,许多人重新将投资的目光落在农业上 。殊不知,农业在2014年也恰处寒冬,如何在这个寒冬中求得生存,成了大家近来探讨的热点。本期的“亚非致富经”栏目将由特约主持人“武汉亚非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贺先生与您就关于农业寒冬中的新思路展开讨论。
2014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产业支持的倾斜力度加强,一时间农业投资浪潮席卷整个中国。蔬菜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家乐、田间超市等层出不穷、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百花齐放。据了解,2014年全国农民合作社注册已超过100万家,而且, 2015年国家的惠农扶持资金将超过1.6万亿。面对这些诱惑,谁能不眼红,谁能不心痒呢?
在此,笔者善意地提醒各位农业人:农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了避免你成为下一个伤痕累累的农业人,我们不妨回头看看周围的、身边的农业人,他们又是怎样用血和泪交出答卷的。
张先生前些年在工程上打拼,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在得知国家惠农补贴政策后,利用关系流转了大面积比较便宜的土地。因为他想短时间里赚大钱,便注册了一个合作社,招了几个农民入社,盖起了几个大棚,于是一笔丰厚的补贴资金到手了。刚开始他觉得有了这笔政府补贴资金,赚钱就已经十拿九稳了。
第一年,他在露地随便种了一部分玉米、花生、大豆、萝卜和白菜等;在大棚里种了西葫芦、黄瓜,指望过春节卖上好价钱;还养了一群鸡、鸭、牛、羊等,甚至还挖了几口池塘养鱼玩起了垂钓。但是第一年结束,无论是大棚还是露地,亏损都比较严重,这令他傻了眼。
第二年,他听说上一年其它地方种越冬晚熟扁球甘蓝的都赚到钱了,于是又把宝全部押在越冬晚熟扁球甘蓝上,结果扁球甘蓝市场走低,更令他雪上加霜。
第三年,他又听说市场上到处都流行吃松花菜,尤其是早熟品种,于是他又全部改种早熟松花菜,结果又是巨亏。
第四年,他累了,他哭了,更重要的是他的口袋也空了,开始债台高筑,卖车卖房,伤痕累累。他困惑了,为什么有人种地买车买房,而自己却落得如此下场。
庆幸的是他终于醒了,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为了避免你成为下一个悲剧,请倾听他的忠告和诉说:
第一年,他盲目乐观,殊不知隔行如隔山,又没有请内参,所以亏得很惨。刚开始他认为所有行业经验都是相通的,既然可以在其他行业取得成功,相信自己在农业上也一定可以取得成功。他万万没有想到,农业投资回报周期较长,不能盲目追求规模化。且农业生产对气候、土壤、栽培管理等相当敏感。比如,萝卜种植必须要求土质疏松,否则商品性太差。长江流域冬季不太适合种西葫芦、黄瓜,因为冬季经常阴雨多雾,光照不足,影响瓜果膨大,不能一味借用山东寿光模式。还有关于鸡、鸭、牛、羊等项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遍地开花,无法精心细管,种养不能像经营超市;更不能一心想着补贴,随便种点玉米、花生和大豆。
第二年,他承认他与其他老百姓一样过于盲从和跟风,他没想到第二年越冬晚熟扁球甘蓝的种植面积过大,导致供大于求。再加上当时市场发展趋势已由扁球甘蓝转变为圆球甘蓝了,并且圆球甘蓝单价是扁球甘蓝的2倍甚至3倍。他说如果历史可以重来,他会按照抗热的、耐低温的、春秋的、早春类型的、圆球的、扁球的、绿色的、紫色的分类种植,并且茬口衔接到位,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这样一年四季均匀上市,规避集中上市风险。
第三年,他坦诚地说,当时选择种松花菜项目没错,错在品种单一,上市时间太集中,由于选择了性价比低且可以欠款的种子,技术上自己不懂也没有得到种子公司的支持。以致于他忽略了叶子上的露水,在清晨时用叶子盖花形成了黑斑,以及种前未施硼肥出现空心现象,菜商不愿意购买,尤其是在遇上当地松花菜集中上市时,自己的产品根本没有竞争力。他真后悔当时没有种系列松花菜,如五一前后上市的,十月国庆节至春节前后陆续上市的。他说,如果再有翻身机会,一定会把早熟的、中熟的、晚熟的、抗热的、耐低温的亚非系列松花菜,特别是元旦后至春节前上市的,以及遇低温不变紫的亚非系列西兰花一起配套种植。这样就可以形成规模化产业,那时皇帝女儿就不愁嫁了!可惜,他自己也认识到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
最后,他再次告诫大家,做农业尤其是搞蔬菜合作社的,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千万不要认为土地越多,就越能赚到钱!也不能认为项目越多,就能赚到更多钱!更不能认为种的产品越多,就能赚到多多的钱!
总之,做农业也需要定位、规划,更需要智囊团,不仅要运用政府资源,还要学会利用信息资源,人力技术资源,同时需要具备国外先进的种业管理经验和机械设备以及靠谱的并有产品竞争力的种子公司的参与。
亚非种业温馨提示:种植效益=(蔬菜品种+营养+行情)*管理
下一个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