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薹生产具有区域局限性,对气候比较敏感。而亚非西兰苔适应性较广,与西兰花栽培方式及环境要求接近,因此全国大部分种植西兰花的区域均可栽培,市场潜力巨大。 亚非西兰苔一号,
特征特性
亚非西兰苔一号
1 播种育苗
1.1 播种期
湖北、湖南、江西、皖南、苏南、上海、浙北地区建议秋季露地种植:最佳育苗时间7月15日-8月15日;春季大棚种植:12月10日-1月10日育苗,2月5日-2月25日定植,预计4月10日-5月10日上市;春季露地种植:1月20日—3月15日育苗,3月1日-4月10日定植,预计5月10日-6月15日左右上市。云南地区建议7月25日-8月25日育苗;安徽中部、豫南地区建议7月5日-8月5日育苗。
1.2 苗床制作和消毒
土壤消毒后翻耕打碎,然后起厢,厢宽1.2~1.5m,厢高15cm,铺平后可作为穴盘育苗所需的苗床。
1.3 穴盘选择和基质消毒
选择105个孔的穴盘,成品基质根据实际情况可在育苗前选择使用多菌灵500倍消毒处理育苗基质。
1.4 装盘
将基质(专用的蔬菜育苗基质)加水拌匀,使基质含水量在50~60%左右(用手攥一下松手散陀),装盘,最后用木板将多余的基质刮掉,使其与穴盘相平。
1.5 播种
基质装盘后浇足水(使水从穴盘的底孔渗处),每穴打深1.2cm的小孔,播种,然后覆盖基质,每穴1粒种子,浇透水。一般每亩用种量为20g左右。
1.6 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应根据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适时开关遮阳网和通风窗,使温度控制在23℃左右。同时,结合基质湿度浇水,见干见湿,并使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5%左右。一般播种3天后,种子开始出土,在第一片真叶长出之前,应适当降低温度,增加光照,防止幼苗徒长,并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猝倒病。
当长出第一片真叶后,适当增加温度,促进生长。结合幼苗生长状况,在幼苗生长到2~3片真叶时喷施一次0.1%的水溶肥溶液。定植前7~10天炼苗,使温室内的环境尽量接近定植到大田中的环境,遮阳网根据天气打开。定植前2天,喷施一次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2 整地施肥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前茬作物不是十字花科的壤土或砂壤土。定植前每亩撒施腐熟农家肥2500~3000kg,三元复合肥60kg,硼砂1kg,颗粒锌0.5kg,然后深翻,靶细整平后开厢。厢高20~30cm,厢宽1.0~1.2m,沟宽30~33cm。铺地膜备用。
3 定植
幼苗生长30~35天,4~5片真叶时定植,定植前浇透水,有利于取苗。一般选择晴天或阴天的午后进行定植,每厢种植2行,品字型种植,每穴1株,行距55~60cm,株距40~45cm,一般每亩定植2500~2800株。定植后要浇足定根水,利于幼苗成活。
4 田间管理
4.1 追肥浇水
定植成活后10~15天,每亩薄施尿素5-10kg;在现蕾期施尿素10-15kg/亩,在采收期间,每10天施一次15kg的复合肥。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在温度高的晴天,一般在早晨或傍晚浇水为宜。
4.2 打顶
西兰苔以采收侧苔为主,因此在主花球直径5cm时开始摘主花球,以利于侧苔萌发和生长。打顶时要摘除整个主花球。
4.3 病虫害综合防治
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西兰苔的主要病虫害是软腐病、黑腐病、菜青虫、小菜蛾和地老虎等。
软腐病、黑腐病为细菌性病害,在发病初期,可采用77%的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春雷王铜防治交替使用,间隔7~10天一次,连防2~3次。
小菜蛾(吊丝虫)主要危害西兰苔的幼叶,可用BT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8%高.甲维盐乳油2000~3 000倍液或2.5%多杀霉素悬浮剂(菜喜)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交替使用,隔7~10天1次,连防2~3次。
菜青虫主要危害西兰苔的叶片,可用BT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剂2000~3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交替使用,隔7~10天1次,连防2~3次。
小地老虎主要危害西兰苔幼苗的嫩茎,幼虫可用菊酯类的药剂淋根茎部,以药液渗入土中为宜。成虫可用糖醋液和黑光灯诱杀,用6份糖、4份醋、1份酒、10份水、1份90%的敌百虫农药调匀,吊挂在西兰苔种植地。
5 采收
当侧苔生长到15~25cm时,选择晴天的清晨或傍晚,在小花球形成并未散开前采收,采收太迟花蕾易松弛开花,苔枝变老化易影响品质。采收时在第 2~4 片叶的上方收割,注意刀口斜切,预防积水引起腐烂。每3~5天采收一次,可连续采收8~10次,产量达1000~1300kg/亩。
是不是很心动?心动不如行动,亚非西兰苔一号,您致富的不二选择!